870 字
4 分钟
Character Echoes:我的第一次 Hackathon 经验
2025-04-08

Character Echoes:我的第一次 Hackathon 经验#

项目背景#

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黑客松 (Microsoft 2025 AI Agent Hackathon)。一开始邀请了三位朋友一起组队,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变故:一位成员(也是我的女朋友)和我分手,另外两位也没有参与太多(他们也在闹分手我真是麻了),最后整个项目几乎是我一个人完成的。那一周正好是学校假期,而且我妈妈也从中国来澳洲探望我,我要负责陪她玩,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。在有限的资源下,我决定选择一个较为轻量的方向,采用 GPT 推荐的 Streamlit 进行部署和展示,快速完成了一个最小可用版本。这个过程花费了我 1-2 天的时间。由于同期我的选修科目 933 要搞一个莎士比亚的 assignment,所以主题选择了其相关。(后面也在 933 上复用了这个项目的代码,后来 933 的代码帮助了我找到我的第一份 paid 工作,title 还是 ai 相关,只能说命运就是那么让人意外)

项目简介#

Character Echoes 是一个基于 GPT 的角色对话平台,当时我觉得这种允许用户与历史人物、文学角色,甚至自定义角色进行模拟对话。用户可以上传自定义文本资料来塑造角色性格,并与 AI 角色展开多轮互动。(后来发现有一个更成熟的平台,不过这也是后话了)

我实现的功能包括:

  • 上传文本资料作为角色个性基础 (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不太靠谱)
  • 与 AI 角色进行持续对话
  • 莎士比亚功能 (这个后来延伸到 933 去了)

主要技术包括 Streamlit 前端、OpenAI API、基本的 prompt 管理与上下文传递。

项目收获#

  • 熟悉了 GitHub 的基本使用流程,完成了独立部署
  • 了解并实际使用了 Streamlit 搭建 AI 前端原型
  • 在 GPT 辅助下,完成了一个小型但完整的项目流程:定义需求 → 设计功能 → 编写实现 → 部署展示

反思与不足#

这个项目实现的功能相对简单,在 Hackathon 中属于“起步级别”。我对比了其他优秀团队的项目,发现自己的技术深度、交互设计和产品打磨上还有很大差距。

  • tech:如果我有成功学习 React 的话,我应该能做到前端用 react,后端用 FastAPI 搭建。
  • 产品意识:从用户角度重新理解功能设计,目前我的交互啥的还是很简陋
  • 展示能力:写好项目文档,让人快速理解你在做什么、做得怎么样
  • 真正花费时间:我只花了 1-2 天,而且不是全部花费精力去忙,这个成品老实说并不好,基本就是套 gpt 的 api

后续计划#

  • 重构代码结构(因为要用到,后面要改到 933 的 assignment 里面)
  • 学习部署中缓存管理、状态记忆机制
  • 将项目经验写成更多总结,持续练习技术表达
  • 有机会的话以后用 tech 里 mention 的重构 (估计没机会了哈哈)

项目链接#


严格来说这是我第一个做的项目哈哈,希望以后能更厉害!

Character Echoes:我的第一次 Hackathon 经验
https://mylin.me/posts/代码/character-echoes/
作者
Heyin
发布于
2025-04-08
许可协议
CC BY-NC-SA 4.0